上海大學考研經(jīng)驗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2-08-2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大學考研經(jīng)驗分享

上海大學考研經(jīng)驗分享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大學考研經(jīng)驗分享 正文

個人簡介

張雨濤
浙江金華義烏市人
人文學院2014級漢三班學生
自幼熱愛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和古典文學
現(xiàn)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擬錄取。
張雨濤

好像時間都陷入一股漩渦一般,自打走上了考研這條路,我便開始過上設定的生活模式,行動軌跡猶如調(diào)好的鐘點,準時來往奔波于自習室和寢室一線。再多有謂的重復也會讓人的記憶陷入麻木,就像撒上一層黃沙,時間越長,堆積的沙子不過越厚,所掩蓋的那些重復雕琢的痕跡不過越模糊。然而就在一片蒼茫之下,如失魂般只顧奔忙的我有一日偶然抬頭,竟會瞥見一點綠意和生氣,從此明澈了木然的眼神,點亮了死寂的世界,在憧憧昏暗之外,總會保持著一絲向往和期待。
    于大二伊始,我便下定決心要考取古代文學的研究生,其緣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李超老師的影響。在未正式上李老師的古代文學課之前,我便在一次公開課比賽上結識了這位良師益友,那時李老師講授的是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雖然老師個子不高,但目光里透露出陣陣的鋒銳,擲地有聲的語調(diào),還有感受到骨子里所散發(fā)的莫名的英氣,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言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宋明理學家所尚的心性修為境界吧,這些都讓我深深記住了李老師,以至于在以后的古代文學的選課上,我都會去爭取李老師課堂的名額。正是在李老師的課堂上,我從此系統(tǒng)接觸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秦漢晉唐宋,文賦詩詞曲,我觸摸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柔軟的靈魂,探究著中國古代士人內(nèi)心最深邃的幽秘,感受著他們的命運和喜悲。追隨著屈原泣淚問江畔,也尋訪過相如擬賦造天聲;回憶著淵明目接南山的那一刻歡欣,揮汗下謝脁徒步山水的每一步足跡;更向往太白醉酒膾長鯨,揮筆摘星辰的狂傲,還有東坡歡歌行貶涂,疏放于海角的淡然。所有的故事和過往,無一不烙印在紙上,令千百年后的我撫卷回味時,依舊能讓我心潮澎湃?;蛟S這就是葉先生所講的文學的感發(fā)力吧,有時我誦讀作品選時,每至辛棄疾的《清平樂》里的“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眼角處竟有會晶瑩閃動。當那顆昏燈下遙思故土的孤寂心靈與在昏燈下追古撫昔的單形只影碰撞在一起后,仿佛戶外的漫天星月也頓時黯淡了光澤。正是本著對于古代文學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渴望著能與古人們于靈魂上的參念契合,再有李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考取古代文學的研究生便成為了我余后大學生涯的所有努力的方向。
    在大三的下學期開始,我便全身心地投入考研的準備。自習的教室位于理學樓C區(qū)的401教室,和我住的地方至少有二十分鐘的徒步路程。往體育學院而下的天竺路是我每天的必經(jīng)之地,在天竺路的兩旁便是博林和碩林。迎著每日熹微的霞光,微弱的光線透過地平線,穿越云層而撒向地面,此刻碩林和博林便在這朦朧的晨暉里漸漸復蘇,層層的青翠在光芒里顯得格外生意盎然;或是夜深人寂的時候,明亮的路燈下更加襯托起樹林的幽杳,偶爾林中鳥聲掠過,叢中蟲聲唧唧。而在樹梢的頂端,一輪冥月懸掛,時有薄云拂面若紗織,凄冷的清輝更是把整片樹林籠罩在了畫里一般。但每日早起晚過的我根本對于這樣的風景無心欣賞,都是機械得趕往目的地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心里裝滿沉甸甸的負擔和緊迫感,眼里自然也容不下別的東西了。但怎會想到,就是那些每日熟視無睹的風景,竟然成為心靈的啟明燈,為干涸的土地灑下久違的甘霖。
   對于文學史和專業(yè)課的學習,我還是遵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原則,但凡看過一節(jié)的文學史內(nèi)容,我就會找一個大筆記本,將里面的知識框架和重點都謄抄下來,待到一個章的內(nèi)容復習完,我便會以時間軸為線索梳理文學發(fā)展的線索。此外,基于時間發(fā)展下的各個時期的文學發(fā)展比較是不容忽視的,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文學發(fā)展總能在某個階段發(fā)生重大的改變,如從詩歌發(fā)展的情況來看,詩歌從先秦的《詩經(jīng)》到漢時的樂府詩是為一變;再到魏晉初期的文人詩創(chuàng)作又為一變;再到陶淵明到謝靈運又是一轉(zhuǎn)運;唐詩到了杜甫這兒截然分為兩段,此后的中唐兩大詩派上承杜甫的新路,下啟宋代的詩壇;而當蘇黃等人典型的宋調(diào)形成后又開啟了迥異于唐詩的發(fā)展路子。只有把這些癥結牢牢抓住,才能理解文學史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自然會對自己的復習效率大有裨益。
    由于學校的考試范圍只限于古代文學史、古代漢語和古代文論的內(nèi)容,我有充足的時間在規(guī)定的教材外進行知識的擴展,在古代文學史方面除了本校的袁版教材外,還配合郭預衡先生版的文學史,古代文論則是結合李壯鷹先生版的古代文論教程和張少康先生版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至于古代漢語的學習,我覺得光看書是沒有不夠的,我找了大量古人集子,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集,還有《戰(zhàn)國策》、《莊子》等優(yōu)秀的先秦散文和魏晉時代優(yōu)秀的駢文,在晨起背誦完作品選里規(guī)定的必背篇目后,總是花出可觀的時間大聲朗讀這些古文。雖然表面上是作無用功,既然不考這些東西,何必去花時間;再者這些古文也是比較艱澀的,就算讀上幾遍也未必能通懂全文。但莊子所言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在每日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那些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會日復一日增加你對古代文學的感覺,正是直接面對面原典文本,你才能從根本上去理解教材里所歸納的理論知識。
    考研復習的時間前前后后大概經(jīng)過了十個月,除了暑假的稍有懈怠外,在一般的日子里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單是從閱讀積累的數(shù)量上看,我前前后后將袁版的教材翻讀了十余遍,而考頻最高的唐宋文學部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讀了幾遍;作為參考的郭版教材也讀了四五遍,朱東潤先生的作品選里的必背篇目過了不下六遍,更不用說還有大量的古人散文的原典閱讀。但就算懷有對古代文學再大的喜愛,每日高強度的重復和炒冷飯也會耗盡人的耐心,越是往后的復習和備考里,這樣的焦慮感和盲目感會日益加劇。對此我的對策是寫東西來抵消這種惡性影響。既然是學習古代文學的,而且一般的文學類考研基本上都有寫作和評論部分,看書累時拿筆寫字與復習不相違背。練筆寫作來源于生活,但枯燥單調(diào)的生活方式實在難以從中擠榨出新鮮的元素來。可生活所饋贈人的珍饈是無窮盡的,關鍵在于你如何去發(fā)現(xiàn)并品味它。
    就在某一個十月的中午,我如往常走在自習室的路上。依稀記得那日朗空萬里,天穹碧澄透凈,沒有染上絲毫灰塵漬垢,深徹無垠。偶爾會有濃綿碩大的云團悠然在天空飄蕩,天空的那種透徹逼心的藍色搭配上層影明暗的白色,留給人的便是說不出的舒服和暢快。再次路過那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路過的樹林時,偶然抬頭,便發(fā)現(xiàn)在樹林的盡頭高高聳立著一株胡楊柳,楊柳的枝干筆直挺長,疏宕的柳葉枝梢微微浮動,此刻在樹梢頂上恰好飄過一團巨大的云山,于是天的藍、云的白與楊柳梢頭的高高孤立相映相彰,一種別樣的姿態(tài)就此觸發(fā)了我早已閉闔的心靈。望著這株樹,我總能聯(lián)想起我的外公外婆家門前的老楊樹,或是村郊鄉(xiāng)野間的沙溪邊自搖的青柳,以及在它們的樹蔭下嬉戲玩耍的一段又一段的童年時光。漸漸地,外婆、外公慈祥的臉龐緩緩地浮現(xiàn)在眼前,兒時的玩伴笑哈哈地飛跑而過,而奶奶步履蹣跚地走在田埂里,朝著炊煙處輕輕眺望,她的身旁總是歡騰著一條大白狗,拉扯她的褲腿。再后來,風靜了,云走了,那童年的一幕幕都散了,我也怔怔地醒了,可留在心里的那股呼喚,依舊久久地在深處回蕩。
    從此以后,我每日路過那那片小樹林時,總會留心于它不同時候的變化,無論是晨輝下的舒張,還是月光下的寧靜,縱使小小的天地滿足不了不斷的素材需求,但足以容納和慰藉疲憊的心靈。最讓人醉心的還是藍天白云下的秀木青材,在一天上午勞心乏味的復習后,走在青蔥翠郁的樹林旁,望著青松頂上悠悠的白云躺著,心里便會感到無限的愜意和舒坦,陷入美好的遐想,緊繃的神經(jīng)也會得到暫時的松弛與安寧。就是這樣在考研的道路上尋找自己放松的途徑,最終才能夠一路順達等來研究生考試落幕的鐘聲。
上海大學

添加上海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上海大學報錄比、上海大學考研群、上海大學學姐微信、上海大學考研真題、上海大學專業(yè)目錄、上海大學排名、上海大學保研、上海大學公眾號、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zhangjiajieline.cn/shanghaidaxue/jingyan_804231.html

推薦閱讀